新闻中心
新闻中心

 

  •     

            虹亚内刊学习论谈   吴董事长作重要点评指导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2013年第3期(总第34期)

        优秀的地产企业有着优秀的文化根基。《成功虹亚人——党员经理必读》内刊作为这个根基的重要资源,犹如一个“加油站”,是虹亚党员骨干和全体员工提高素质、增强能力、推进管理提升的重要学习资料。经过前期紧张认真的培训研讨和闭卷测试等一系列环节,11月18日,针对第34期虹亚内刊的学习论谈在集团总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,吴董事长、王总经理等经营会领导、宜兴总部和金坛公司全体员工参加。测试成绩优秀的11位员工上台和大家分享了内刊24篇文章的学习心得,结合公司实际,结合团队建设,结合自身工作,查找不足与差距,共同寻求管理提升的源动力。
    吴董事长作出重要的点评指导,他说:我们要结合虹亚实际来进行批评反思,《内刊》上讲的内容我们做到没有,还有多少差距,怎样去缩短、改变,不是单纯谈文章上的认识,而是要回到人的问题上去关注、思考、突破、提升。
        一、如何把企业像大学一样来经营
    董事长说做企业就要做成像一座学校,但由于校长的能力有限,希望副校长和各个专业委员会主任都能担当起来,弥补不足,共同把虹亚学校办好。
        1、一个企业要有“特殊”,要具备很多特殊的东西,或者在某些方面比较特殊,特别说到了售后等等要靠特殊,不能说虹亚没有特殊,但虹亚现在有多少是特殊的?是不是真正的特殊?
        2、再说“黄埔军校”,很多年前,虹亚在宜兴房地产行业确实就是“黄埔军校”,很多企业的领导对我说非常乐意接收虹亚出来的人,最近听得比较少了。这里面有两个因素:一是我们的提升不够明显,就是前面说的没有真正特殊的亮点;二是因为出去的人本来就是“短跑运动员”,都认为他是虹亚“黄埔军校”出来的,其实他只有一个短期的爆发力,没有虹亚持续的灌输和培养,时间一长就褪色了,这批流失出去的人把虹亚是宜兴“黄埔军校”的帽子给砸了。
    3、另一个关键词是“潜力”,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,这个潜力是看不见、摸不到的,往往连自己都不知道,我们要怎么去开发、挖掘每个虹亚人的潜力?很多导师说一个人到死只用掉了自己能力或潜力的25%,我不希望大家用到100%,用到75%就够了。
    4、还有就是“顶尖”,即在所在地区或者国内房地产行业,说到某一个专业,比如产品研发、营销策划、项目管理、物业服务等各个领域、是不是有人会提到虹亚的谁、谁、谁呢?所以具备多少顶尖的专业人才就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潜力。
    5、最后一点就是 “授权”,“授权管理”与“教练式管理”也是很重要的关键词。虹亚是个学校,也叫商学院。真正好的企业就是一个好的商学院,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,真正的商学院并不会比好的企业优秀。一个做得很好的企业,他的领导就是商学院院长。
        二、改善企业经营能力的五项秘诀
    我要强调一段话:“在任何组织里,老大有想法,员工没有想法,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等命令、等指示。地方等中央,下属等上司。自己没有想法,开会时没有意见,做事时又不认同,最终不是敷衍了事,就是找借口交差。”我希望这方面以后有个很好的排解。
        三、管理者如何避免持续“救火”
    强调两点:1、“学会梳理”。梳理是管理的前奏,不会梳理就不会管理,身为主管一定要有梳理的意识,在梳理上多花精力,提前去组织计划好。有了梳理这个意识,每出现一次问题就是一次重大改进的机会。2、“学会管理上级”。要能管理上级,推着上级走,真正的火都是上级放的,一定要学会管理上级,不要认为官大一级什么东西都必须服从,所以不会管理上级就是自己能力不足、底气缺乏的表现。
        四、把部门当成一个公司
    文中讲到主管建议老板用公司的名义给同事写一封信,很多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细,特别是松下幸之助,有些事并不是松下自己做的,而是松下手下的主管去为员工争取的,是员工拟好以后给松下批示后再做的。我在虹亚二十四年从来没有哪个部门说某个员工有功劳,要怎样怎样,大家认为我没做,其实我很想做。比如我们要寄一个贺卡或者慰问信给员工家属,这项工作到底由谁来做呢,是我来做,还是由哪个部门提出建议,或者由专职部门来做呢?
    王健林“助跑80、90”,提到去国外扩张、并购、占领市场时的一些想法:可能冲出去的100家企业要死掉90家以上,但不冲你永远跨不出去,死掉99家,至少还有1家活着。如果你不冲,就永远不会占领市场,这就跟打仗一样,反复地冲总有一天能成功,这是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理论。另外一个理论,在现在的就业环境下,你想当公务员,那么你就认真学习准备去考公务员;如果你不想或考不上,你可以选择去创业。创业并不难,问题是你要懂得创业的法则,具备创业的能力。如果你具备这些,可能并没有你想得那么恐怖;如果你不具备这些,不会创业,那你还是把握眼前好好做个职业经理人。告诉你们一个秘诀,一走进企业,你就得瞄准企业里面最大的、最高级别的位置,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,哪怕你到退休都没有实现,但你起码是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。如果只是想要按照你的生活、你的打算、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要求等等,那你永远是一个不合格的经理人,所以你进入这个企业一定要瞄准总经理的位置,这样你才能变优秀。
        五、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就是犯罪
    关于工资的计算公式,这也是功劳和苦劳的延伸概念。可能你一年的工资不是很高,但你可以自我测算一下,每天八小时内你真正有效高效的工作时间有多少,虚的多少,实的多少,自己算算,看看结果是什么?公司为每个员工每一年、每一天投入的有形、无形成本有多少?你真正产出的价值和贡献有多少?
    我要侧重提到前面说的“没有功劳的苦劳是犯罪”,我们很多主管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训练,所以必然在一个阶段试错,试错的代价是非常大的。“没有功劳就没有苦劳”有四个方面的成本,这种试错只能在任职的初级阶段、很短的时间内,组织应该付出代价给你,必须忍受这种代价,但你不能长期试错。主管们一定要知道,从今天开始如果还抱着试错的心态,对了错了无所谓,错了可以重来,这些对组织的伤害非常大,万万不能长期试错,这个罪犯得比前面的还要大。
        六、当好主管的捷径
    开头就说卓越的主管需要有强烈的组织意识和主管意识,所以说团队管理和专业管理是两个概念,这是你的专职。
        七、有时候违抗命令是最高的忠诚
    这句话绝对是对的,有时上级的命令往往是错的,但违抗命令是需要条件的,就是要长期业绩突出、能力强,包括做人为人底气足,这类人并不是说就可以违抗命令,但是如果底气不足缺乏前面的条件,明知上级是错的你也不敢违抗,所以底气不足明知错也会去做。因此一定要提高底气,使我们的企业组织更加正确、高效地运作。
        八、成功人士多认为“责任在自己”
    成功人士大都是“内因论者”,认为责任在自己是非常对的,成功不成功就在这两个因论上。所谓比较优秀的不一定要惊天动地,就是在岗位上、在组织里的成功;但是我们很多人不优秀,把很多东西归罪于客观,虽然他说的所有客观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,可你为什么不能改变,不能去创造呢?所以这两个因论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。